2015-01-26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促進區域發展全國示范性勞動競賽天津交流會上了解到,作為天津“雙城雙港”空間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9年開工至今,南港工業區已累計圍海造陸110平方公里,并創造出一天成陸5萬平方米的“南港速度”。這一速度領跑國內同類施工水平,被國內該領域專家稱為“奇跡”。新工藝節約成本提速兩成
南港工業區開發建設公司工程建設部副部長吳璽告訴記者,“吹填造陸,就是利用絞吸船將海底的淤泥和砂土通過管道輸送到事先建好的隔埝中,再通過插入吸水板、鋪設地膜等措施進行真空預壓排水,最終使希軟的淤泥變成結實的陸地?!弊?009年開工至今,工程技術人員聯合交通部、天津大學、南京水科院等海工專家摸索總結出圍海造陸的“海上圍埝施工四步工法”,與原先的工藝相比,可節約成本15%以上,進度提高20%。造地材料全能回收降解
據了解,在加速建設的過程中,南港工業區的建設者們并沒有忽略對海洋環境的保護。自項目開工以來,每年五一前后,都會與漁業部門合作,對周邊海域進行增殖放流,補投魚苗,促進自然海洋生態的恢復。此外,在吹填造陸中,所排放的泥沙都會固定投放到事先規劃好的著陸地,而這塊著陸地就是下一步要造陸的地方,以確保沒有廢棄的泥沙流進大海,避免污染海洋環境。值得一提的是,工程中所使用的造地材料基本都能進行回收、降解,還有一些則是天然的荊芭、秸稈,“我們盡可能保證每個施工環節都做到環保,下一步還準備建設人工魚礁,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為魚類等提供繁殖、生長的場所”,吳璽介紹說。
截至目前,南港工業區已累計建設防波堤圍埝180余公里,圍海造陸110平方公里,實現開港試通航,200平方公里工業區具雛形,40個大項目聚集南港,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